原型樂園PROTOTYPE PARADISE
  • About
  • EVENTS
    • 2019〈讓人想靠近一點—介入公共空間工作坊〉Workshop: Compelling Telling, Intervening in Public Places
    •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 Taoyuan Land Art Festival
    • 2018機車好樂地Scooter Wonderland
    • 2017藝術自造祭ART MAKER FESTIVAL >
      • 荒土樂園​Debris Paradise
      • 你們的房間Your Own Room
    • 2017 社會連結式藝術工作坊 WORKSHOPS >
      • 2017哺乳動物的社會參與藝術工作坊Workshops with Darren O'Donnell
      • 2017藝術家和他的家人ARTISTS AND THEIR FAMILIES
    • 2015 跟著垃圾車遊台北Traveling Around Taipei with Garbage Trucks
    • 2014 夜市劇場 NIGHT MARKET THEATRE
    • 2013 I-JOURNEY異想漫遊
    • 2012 種子芽學堂 WORKSHOPS & DEMO PERFORMANCES
    • 2012新店串門子聯展+摩托車劇場HOME VISITS BY SCOOTERS (BETA)
  • NEWS
  • Contact

  • 演出實況Documentation
  • 媒體報導Press
  • 演出資訊About
  • 策展理念Artistic Director
  • 夜市藝術家Artists
  • 創意團隊Team

創意團隊

图片
貢幼穎
聯合策展
图片
秦嘉嫄
聯合策展
图片
曾馨瑩
攤位設計 
图片
林人中
宣傳統籌
平面設計
图片
徐子玉
執行製作
图片
吳思鋒
觀察紀錄指導
图片
莊奶瓶
網站設計

主辦製作:原型樂園
藝術總監:約書亞‧沙發兒
聯合策展:貢幼穎、秦嘉嫄
共同創作表演:Qaisul林仰民、安原良、江源祥、吳政樺、張吉米、莊慕華、曾恕涵、蕭於勤
攤位設計建置:曾馨瑩、曾于玲
宣傳統籌/平面設計:林人中
主視覺插畫:達姆
網站設計:莊奶瓶
執行製作:徐子玉
觀察紀錄指導:吳思鋒
實習團隊:一O三學年度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文化觀光」課程
-宣傳組:溫孟軒、李謙、鄭紹唐、黃薪容、林于婷、陳育瑩、古佳翰
-紀錄組:莊皓臻、杜姿誼、陳韋捷、孫騰南、翁程軒、王毓仁、徐碩鴻、卓古翰、張愛樺
-行政組:謝澤旻、田雨晴、顏琦穎、廖芮伶、蘇姝嘉、潘姿彣、張官瑀辰、郭雨潔、林憶愫、黃瑋康、陳心慧、高偉倫、李瑋、陳昱安
 

聯合策展
貢幼穎 
Yoyo Kung

 
图片
荷蘭Utrecht School of the Arts藝術管理碩士。國藝會「第一屆藝術經理人出國進修專案」獲獎助人,2009赴歐半年觀摩實習site-specific藝術節及展演活動,其間接觸非文本走向的紀錄片式戲劇表演,其光采和深刻度久久難忘,是為後來與同好成立「原型樂園」的契機。

和國內大小組織或活動合作,擔任策畫管理工作,例如:
「2014 NU SKIN創星登峰遊 星峰耀寰宇 V盛宴」杜拜晚會專案製作;
聯合報太陽劇團2013《OVO蟲林森巴》2011《魔幻森林》專案經理;
2008臺北藝術節行銷經理;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專案經理;
2004女節協同策展人及製作人;「二分之一Q劇場」實驗崑曲製作人;
1999台北藝術節節目企畫等等。

從各族繁不及備載的有趣工作中擷取養分。



聯合策展
秦嘉嫄
Juan Chin

 
图片
謝孟珊 攝
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當代劇場理論及表演藝術產業相關議題,近來發表論文多著重在觀演關係以及表演空間的探索,如〈移動的銀幕:行動介面與觀演關係研究〉(《戲劇學刊》第20期,2014);〈《櫻桃園》漫步──導演詮釋、觀眾反思、空間安棲〉(《中外文學》第42卷1期,2013;〈重塑空間:「觀演關係」研究之新途徑〉(《中外文學》第41卷第1期,2012)。在教學上,則開設劇場、藝術傳播及展演策劃等相關課程。


攤位設計建置
曾馨瑩 Juju Tseng

 
图片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主修舞台設計但強項是舞台監督,專長為劇場管理、活動企劃、執行場控、道具製作。

畢業新鮮人時間跟著林克華老師當助理,參與當代傳奇劇場《等待果陀》、台北越界舞團《王心心作場》…等舞台劇。


2007年於花蓮遠雄海洋公園參與水晶城堡新秀製作《飛越海洋》,跟俄羅斯人比手畫腳開設計會議,並挑戰許多舞台特效及特技人員機關設備;
2009年與高中話劇社夥伴成立「拾棲劇團」駐點於迪化街的127公店,並於駐點期間結合年貨大街推出與迪化街民眾零距離接觸的《拾棲茶館》演出,製造許多貌似真實意外的狀況,如假流浪漢鬧場被正義感十足的真觀眾拖離現場,讓鄰里留下深刻印象;
2010年參與VK克《愛‧無限》演奏會體驗了第一次與大型樂團合作的live執行;
2011年想更瞭解花蓮的劇場規模及生態,參與花蓮縣文化局第一次的劇場活化計畫,之後在花蓮結婚落地生根,生了兩個小孩;
2013年來到夢寐以求的花蓮文創園區工作,展開馬不停蹄的活動企劃、執行、結案的輪迴;目前持續希望引薦更多劇場相關展演可以到花蓮文創園區演出。


宣傳統籌 平面設計
林人中 River Lin

 
图片
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跨表演及視覺創作場域,現為劇場策展人及行為藝術家,甫獲選為巴黎西帖藝術村2015年駐村藝術家。近期策展包括2013新點子劇展「一代粉絲」、2013/2012華山藝術生活節專題展演;聯展則有2014台北國際藝術村「藝術家在TAV」系列展(秦雅君策展)、2014「鬧巖宵」寶藏巖燈節展覽。

執行製作
徐子玉 
Amao Tzu-Yu Hsu

 
图片
台大戲劇系/政治系畢業,政大廣電所碩士。從小立志當舞台黑衣人,近年參與電影行銷、跨界製作以及藝術家經紀。不只樂於當幕後推手,也愛上街瞎攪和,總想打破觀眾席框框,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創造出劇場魔幻感。

曾任《寶島歌舞-行動音樂劇》製作統籌,挑戰300人同時湧入台北車站快閃演唱《向前走》,拍成一鏡到底MV;後來越玩越大,帶著一整部遊覽車音樂劇演員環島,《我的未來不是夢》快閃唱遍了各大賣場、夜市甚至跳上九族文化村的海盜船,這個計畫被選為當年誠品文化十件事。此外,也嘗試將劇場元素融入實境遊戲,透過虛實轉換,滿足玩家(觀眾)動腦益智、抒壓交誼、聲光刺激等多重感官需求,台北4FunBase《奪寶令》是創作的第一個實境體驗空間。 


觀察紀錄指導
吳思鋒 Shi-Fong Wu

 
图片
台北人,2007年移居花蓮,花蓮工作期間曾任《東海岸評論》編輯、花蓮創意文化園區文學部經理兼執行長助理、東海岸文教基金會企劃。現任「表演藝術評論台」專案評論人、澳門《劇場‧閱讀》副刊編輯、柳春春劇社現任團長。

曾以「從流民寨《無路可退》出發,談帳篷劇在台灣」獲得國藝會台灣藝文評論專案佳作(2009)、「一頁屬於亡者的記事《黑洞3》」獲得國藝會台灣藝文評論專案優選(2011)。

劇場及文化相關書寫散見《
art plus(TW)》、文學刊物《出詩》、《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PAR表演藝術》、《東方報》等。



網站設計
莊奶瓶 Wan-Ping Chuang

图片
本名莊菀萍,在臺北工作的澎湖種高雄人,中央大學企管系畢業,現為北藝大藝管所研究生、台北小花劇團負責人、藝術行政不求人俱樂部會長。

2005
年底有了第一份劇場工作,創作社劇團擔任票務行銷,直到2008年離職,離開創作社之後的每年夏天,都在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表演藝術節統籌部,為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術節、臺北藝穗節努力工作,工作主要為票務,處理照顧觀眾以及演出團隊問題。2010年起連續五年,為飛人集社劇團主辦的「超親密小戲節」工作人員,其概念為走路看戲、看戲走路,在非劇場小型空間演出,創造出表演與觀眾之間親密感,以及城市小旅行的氛圍。2011年生出了台北小花劇團這個孩子,是以女性創作為主的劇團。

TOP

图片
Email:pp@prototypeparadise.com
facebook:原型樂園Prototype Parad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