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樂園PROTOTYPE PARADISE
  • About
  • EVENTS
    • 2022城南停看聽-街道記憶連連看
    • 2021未來相談室Your Future Now
    • 2020小星星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 2019〈讓人想靠近一點—介入公共空間工作坊〉Workshop: Compelling Telling, Intervening in Public Places
    •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 Taoyuan Land Art Festival >
      • 湳湳自語 Murmuring Dainan
      • 保一有保庇 May Special Police Bless You
      • 洗滋滋互助會 Chat Room: WASHING
    • 2018機車好樂地Scooter Wonderland
    • 2017百工圖AN ART CENTER AND ITS NON-ART EMPLOYEES
    • 2017藝術自造祭ART MAKER FESTIVAL >
      • 荒土樂園​Debris Paradise
      • 你們的房間Your Own Room
    • 2017 社會連結式藝術工作坊 SOCIAL ENGAGEMENT WORKSHOPS >
      • 2017哺乳動物的社會參與藝術工作坊Workshops with Darren O'Donnell
      • 2017藝術家和他的家人ARTISTS AND THEIR FAMILIES
    • 2015 跟著垃圾車遊台北Traveling Around Taipei with Garbage Trucks
    • 2014 夜市劇場 NIGHT MARKET THEATRE
    • 2013 I-JOURNEY異想漫遊
    • 2012 種子芽學堂 WORKSHOPS & DEMO PERFORMANCES
    • 2012新店串門子聯展+摩托車劇場HOME VISITS BY SCOOTERS (BETA)
  • NEWS
  • Contact

未來相談室 YOUR FUTURE NOW

展演資訊 Participation
​​人生預測師 Expert Prognosticators
​周邊活動​Other Events​
計畫緣起 Point of Departure​ 
策劃執行團隊 Team Members​
展演資訊 Participation
Picture
黑白彩色   光明黯淡
人生預測師直面棒喝
玻璃心慎入
《未來相談室》是一個參與式的藝術計畫,每一場展演中,觀眾將經歷不只一種個人的未來預測。每一次預測,都是由一位真實學有專精的「人生預測師」和觀眾一對一互動——聽你說話,也對你說話。
  例如:
  • 眼科醫師判斷你未來視力的變化
  • 算命師告訴你晚年的危機和轉機
  • 諮商師預言你和親近之人斬不斷理還亂的溝通障礙

《未來相談室》提醒你在跨出下一步之前的此刻,先眺望遠方的風雲。
English Info
Vertical Divider
如何參加《未來相談室》
方式1報名參加相談
方式2來現場參觀
方式3看臉書直播「未來回顧」
Picture

方式1 報名參加相談

《未來相談室》每場次兩小時,每日五場。
免費參加,但需事先Accupass線上報名。

《未來相談室》演出
展演日期:2021年1月29日(五)、1月30日(六)、1月31日(日)、2月5日(五)、2月6日(六)、2月7日(日)
場次時間:10:30、12:30、14:00、15:30、17:30
開演報到處: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濟南路入口處
活動主要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聯合餐廳展演空間

*相談觀眾需同意:
一、活動免費,報名時需先支付出席保證金1,000元。繳納保證金後,才算完成報名。
二、活動當日沒遲到+全程參加完成,保證金現場領回。保證金僅限現場退費,若取代親友出席需代其現場領回。
三、準時於每場次活動開始前,完成報到。遲到放棄參與權利,由他人候補,保證金無法領回。
四、若報名成功後需取消,需依Accupass「付費票」規定繳交手續費。欲更換場次,需先取消再重新報名。(請務必確認不會遲到&可全程參加,再報名!)
五、年滿18歲。
六、活動中會有工作人員不定時拍照、錄影錄音。報名代表您同意並授權我們基於推廣、公益等非營利目的,再製及播放您參與活動的影像紀錄。
七、相談現場開放自由參觀,因此亦會有旁觀觀眾或路人不定時側拍。
八、接受策劃執行單位及命運安排,不要求指定本計畫某位「人生預測師」相談。
九、提供經常使用的手機號碼及電子郵件信箱,以接收及閱讀本活動之行前通知信,了解更多當日事項,準時到達報到地點。
十、一人限報一場。(名額有限,請將機會留給其他有興趣的觀眾,謝謝您。)
十一、配合防疫政策,入場量測體溫,額溫超過攝氏37.5度將婉拒入場,活動全程配戴口罩,並配合使用酒精消毒。

我同意以上11點事項,報名去
Picture

方式2來現場參觀

不敢知道未來嗎?寧願生活是一連串的驚奇?
或是活動相見恨晚沒搶到相談名額?


你都還是可以直接來空總C-LAB,瞧瞧《未來相談室》的人生預測師們和觀眾相談的模樣~
你可以:
-每場活動開始前,在報到處等等看,會不會出現候補名額;如果沒補上,依然可加入已報名的相談觀眾,一起在空總園區內散步,聽聽空總的前世今生;
-走進空總的「聯合餐廳展演空間」,感受未來預示的氛圍,觀察相談觀眾和人生預測師的互動,同步感應自己的未來;
-利用「聯合餐廳展演空間」現場的留言條,留下任何你對人生預測師的提問;
-每場活動結束時,上前安慰剛結束相談、看起來憂心忡忡的朋友,告訴他:「你不會讓那件事發生在自己頭上的!」

*《未來相談室》自由參觀
日期:2021年1月29日(五)、1月30日(六)、1月31日(日)、2月5日(五)、2月6日(六)、2月7日(日)
時間:每日11:00-20:00
場地: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聯合餐廳展演空間(二樓未開放)
Picture

方式3 看臉書直播「未來回顧」

《未來相談室》每天都有五位不同行業的真實專家老師當班,擔任當天的「人生預測師」。相談一整天下來,他們對自己、對觀眾、對社會,有沒有新的預測或疑問?曾經坐下相談的觀眾,想聽聽預測師們工作一天的感想或體悟嗎?

演出期間每天最後半小時,是《未來相談室》的「未來回顧」時段。五位人生預測師,將暢談當日相談心得。

歡迎晚間來聯合餐廳展演空間,直接提問,或鎖定「原型樂園」臉書,每晚觀看現場直播。

*《未來相談室》之「未來回顧」時段
日期:2021年1月29日(五)、1月30日(六)、1月31日(日)、2月5日(五)、2月6日(六)、2月7日(日)
時間:每日19:30-20:00
場地: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聯合餐廳展演空間 &「原型樂園」臉書
*主辦及策劃執行單位保有活動內容異動、調整之權利。請現場觀眾配合防疫措施。
Your Future Now is a participatory performance project. Members of the public have their future foretold by five professionals who deal in prognosis. C-LAB is the venue for the project. This historical venue becomes the place the future is told. Presented as a sequence of one-to-one interactions, participants have their destiny revealed through professional consultations.
Dates: 29/01/2021-31/01/2021, 05/02/2021-07/02/2021
Venue: Art Space I,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C-LAB)
( No. 177, Sec. 1, Jianguo S.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 The performances will be held in Chinese.
* A ticket is required to attend the performance as a participant that receives the prognoses. 
* Art Space I, C-LAB is open to the public to visit 11:00-20:00 during performance days.

(C-LAB and Prototype Paradise reserve the right to make changes.)

​​人生預測師 Expert Prognosticators
Picture
1/29(五)
哲學諮商老師古秀鈴、占卜師艾德、職涯規劃諮詢顧問李益恭  、中醫師林巧梅、高齡社會研究員陳懷萱 ​
1/30(六)
職涯規劃諮詢顧問李益恭、家族系統排列師張靖媛、高齡社會研究員陳懷萱、
​
物理治療師歐玉萱、量子信息解讀師 劉紀昀
1/31(日)
高齡社會研究員陳懷萱、中醫師林巧梅、職涯規劃諮詢顧問李益恭、占卜師艾德、哲學諮商老師古秀鈴
2/05(五)
理財專員羅馬、占卜師艾德、量子信息解讀師劉紀昀、職涯規劃諮詢顧問李益恭、中醫師林巧梅  
2/06(六)
家族系統排列師張靖媛、物理治療師歐玉萱、職涯規劃諮詢顧問李益恭、占卜師艾德、理財專員羅馬
2/07(日)
中醫師林巧梅、理財專員羅馬、哲學諮商老師古秀鈴、量子信息解讀師劉紀昀 、職涯規劃諮詢顧問李益恭
「人生預測師」介紹

Picture
古秀鈴 Hsiu-lin Ku
哲學諮商老師 Philosophical Counselor
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多年來,汲取語言哲學深厚的養份,應用於道德心理學及哲學諮商,並積極推廣哲學思維與智慧。堅信每個人皆為獨一無二的個體,擁有不被取代的潛能──實現潛能,生命的意義與幸福的答案便在其中。

Picture
艾德 Ed
占卜師 Fortune Teller 
靈魂傳訊師、占卜師
熱愛占星及手碟。2016年經過人生的跌宕、茫然、引領,開始了深度認識自我的過程至今,2018年成立「艾德 生命樹」,正式開啟靈性服務之路,提供指導靈對談和牌卡占卜,兩年內已累積有300至400多名個案經驗人數,在生活和心靈工作之間為各式各樣的朋友們引路,擴展生命閱歷和風景,同時返照及豐富自己,將自我牽引至那個未知的未來裡去。


Picture
李益恭 Lee Aik Yong(A. Y. Lee)
職涯規劃諮詢顧問 Career Advisor
從事人資的工作達52年之久,其中18年專注於轉業輔導及職涯諮詢。 這些年來,協助超過上千位學員渡過職場危機,從迷茫與焦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目前服務於LHH 顧問公司,專門輔導轉職的員工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另外在104公司提供上班族一對一職涯與人生規劃諮詢服務。
​
Slogan: 不要尋找快樂而是去製造快樂。快樂取決你曾經幫助過多少人。

Picture
林巧梅 Chiao-mei Lin 
中醫師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現任:亞東紀念醫院專任主治醫師,一草中醫創辦人
經歷:柳營奇美醫院總醫師,奇美醫學中心住院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畢業,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畢業。這貌似截然不同的兩個科系,在我多年臨床經驗中,漸漸發現它們共通之處,譬如外環境會影響人體的內環境,從而反應在人體的表徵、情緒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在處理建築本體的手段,也在某個層面會與中醫治療機理吻合。

也因為經過建築系的洗禮,我在設計一草中醫時,特別重視病患來診的舒適度,病患一踏進診間,就能擁有身心靈的療癒。我也是個愛聊天的醫師,人的心理一直是我特別關注的部分,因為在現行社會的壓力下,許多疾病都由此而生,往往在聊天中,也找到產生疾病的根源。我相信中醫、建築、人文、美學、藝術都有其不可分割的部分。


Picture
張靖媛 Ching-yuan Chang
家族系統排列師 Family Constellation Facilitator
大安社區大學家族系統排列課程講師,曾隨資深家排師徐秀卿老師前往廈門、吉隆坡等地家排工作坊,擔任代表工作。相關學習歷程包括:德國海寧格國際營、中國海寧格學院課程,愛中昇華家族系統排列培訓課程,法國伊拉赫家族與系統排列工作坊、霍恩博士企業組織排列工作坊等。


Picture
陳懷萱 Huai-hsuan Chen
高齡社會研究員 Aging Society Researcher
臉書社群「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專案助理教授,以及永和社區大學「創造連結:展齡生活多元想像」課程講師。自2017年起,她以「老」作為視角,藉由導入劇場方法的田野實作與對話,重新檢視臺灣社區空間如何透過型塑在地「青銀共創」的文化與「家/家園」的關係,組構出「在地老化」生態系的可能性。


Picture
歐玉萱 Zoe Ou
物理治療師 Physiotherapist
我是一名持續成長中的物理治療師,專長是處理慢性疼痛痠痛,目前在基層診所與物理治療所服務。

若您正被長期的疼痛痠痛干擾著,且摸不著頭緒、找不到解方,或者提心吊膽地擔心哪一天又再復發,歡迎來未來相談室找我聊聊,讓我們好好用10分鐘的時間,重新檢視自己。10分鐘很短,但或許,您可以在這裡,重新定義身體的未來!

Picture
劉紀昀 Alex Liu
量子信息解讀師 Quantum Information Physicist 
「赤子之心守護者」,環遊世界的昆達里尼瑜伽士。擅長帶領身體覺性的變化,進入無限意識遊樂場,融合不同文化的生活圈和世界交朋友,踏入親子教育領域後,發現身教的重要性大於言教,瞭解念頭、想法影響自已的言行舉止。從教導瑜伽、音樂療癒、量子信息調和、改變信念系統。漸漸地越來越了解身體(硬體)與心理(軟體)的運作關係。希望這一切的體驗與改變,能成為學習道路上的典範。


Picture
羅馬 Rome
理財專員 Financial Planner
銀行17年經歷,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周邊活動​Other Events​
<工作坊 Workshop>
​
讓我們一起實踐新年新氣象!
Let's make our New Year resolutions come true!


工作坊免費參加,須先報名!
時間:2021/01/23(六)14:00-17:00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西服務中心二樓
對象:無需藝術背景,全年齡層可(參加者需能獨立表達想法)
人數:上限14人

報名須知:工作坊額滿後將不再接受報名。煩請報名就務必參加,若發現無法前來時,請來信prototype.paradise@gmail.com告知,將名額留給其他有興趣的人。
報名工作坊(已額滿)
主持:
  • 發想及引導-約書亞·沙發兒 Joshua Sofaer(英國藝術家,《未來相談室》共同發展創作)
  • 主要活動帶領-蕭於勤、蘇越(《未來相談室》之「引路人」)

內容說明:
你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際,都會立下新志願的人嗎?無論你給自己的新年目標是:減重、脫單、換工作、說好話做好事⋯⋯等等,你有研擬計畫,認真執行嗎?不管過去的目標是否達成,現在且讓我們放下往事,立足腳下,放眼未來,這一次,來工作坊試試跟不認識的人們一起合作,幫助彼此達成目標,展開2021年的新年新氣象!

這個活動由《未來相談室》核心團隊成員策劃及帶領。當代藝術的表演中,有很多策略,可以既象徵又實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的狀況喔。我們將在又好玩又嚴肅的工作坊過程中,把「協作」和「參與」的藝術概念,注入每個人的近未來、小宇宙!

* 工作坊主要以中文進行 The workshop will mainly be conducted in Chinese. 
Picture

<公開講座 Public Talk>
我們為什麼要「參與」?
​談參與式藝術的社會意義
Why participation?
​ Social interaction in participatory art.
講座免費參加,歡迎直接前來!Free Admission
​時間:2021/02/04(四)19:00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聯合餐廳展演空間 Art Space I,一樓「灰盒子Gray Box」
與談:
  • 貢幼穎 Yoyo Kung(原型樂園負責人,《未來相談室》共同發展創作)
  • 約書亞·沙發兒 Joshua Sofaer(英國藝術家,《未來相談室》共同發展創作)
  • 董維琇 Wei-hsiu Tung(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系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Visual Arts and Desig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內容說明:
觀眾參與(audience participation)和公眾參與(public engagement)的不同模式,一直都是原型樂園和約書亞·沙發兒作品的實驗重點。透過《未來相談室》,原型樂園和沙發兒試圖讓觀眾經由參與藝術活動的行為,誘發行動的動能。各行各業的非藝術領域工作者,在此共同協作一個藝術計畫,挑戰自己未曾做過的事情。
​

本講座將由《未來相談室》的兩位主要創作者Yoyo貢幼穎、沙發兒,以及長期關注當代藝術社會實踐的臺南大學董維琇副教授,共同檢視幾個有趣的社會連結案例,希望邀請大家一起思考這幾年很紅的「參與」 一詞,其形式表象背後的社會意義。

* 
現場中英文逐步翻譯 

客座與談人簡介
Picture

​董維琇
現任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暨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英國中央英格蘭大學伯明翰藝術設計學院哲學博士。 著有英文專書Art for Social Change and Cultural Awakening: An Anthropology of Residence in Taiwan (Lexington Books , 2013),及《美學逆襲: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藝術家出版社,2019)。研究關注領域為藝術的社會參與及實踐、公共空間藝術、藝術家進駐計畫研究等。
計畫緣起 Point of Departure​ 

創作概念  共同發展者:貢幼穎(「原型樂園」負責人)

原型樂園和英國藝術家約書亞·沙發兒(Joshua Sofaer)合作過三次 (2012「共生式展演工作坊」、2014《夜市劇場》、2017「藝術家與他的家人工作坊」)。我一直覺得沙發兒二十年前在倫敦和占卜師及舞者合作的階段性實驗,很值得在舉國上下皆熟稔擲筊求籤文化的臺灣,進一步發展,因此2020年初,邀請其一起工作《未來相談室 Your Future Now》這個企劃概念。

《未來相談室》邀請觀眾在不安的社會氛圍裡,從自己的「個人未來學」研究起:檢視過去(past)和現在(present),舖展出一個連結他人的全景未來(panoramic)。設定的展演基地是承載了多重歷史的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希望藉空總C-LAB的未來文化實驗場定位,回應藝術工作者在社會上的角色。

古時候的凡人仰賴具有「神性」的先知說真相、言未來,因為那時的人們沒有「說」的權利,也缺乏「知」的管道。時至二十一世紀,「未來」已成為一門可被研究的系統性知識;過去和現在,讓人們身邊充滿各種和未來連結的蛛絲馬跡;這些線索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看見了嗎?

「日常生活」、「非藝術工作者」在原型樂園舉辦的活動中,向來佔有重要地位;我們希望給「真實」一個藝術框架,讓習以為常的事、視而不見的事,被重新經歷。這次《未來相談室》的展演地點在不那麼日常的藝文實驗空間C-LAB,但我們帶入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放大日常的內心小劇場。

過去半年多以來,我們聯繫陌生的各領域專家老師,諮詢意見,邀請他們擔任《未來相談室》裡「人生預測師」角色;有的老師覺得不適合而拒絕,也有的老師接下這個從未嘗試過的工作。對我們來說,這個藝術計劃也有performitivity(述行性),在籌備過程中,它已然在不同的城市角落,介入真實的人生。

藉由《未來相談室》,我們探索讓每週上網看「瑪法達談星」的大家,在網路外的世界,也以行動預見/遇見未來的自己。

創作概念  共同發展者:約書亞·沙發兒 Joshua Sofaer(英籍藝術家)

專家預測,2100年時,全球人口較現在將減少20%。(註1)這個數字看起來極驚人。全球暖化、核武、無可救藥的疾病⋯⋯,我們熟知這些威脅。台灣對毀滅性天災不陌生,政治上長期面對國際強權的挑釁,也經歷過嚴重的傳染病危機。

世界的震盪經常令人惶惑。我們只是個人,可以怎麼因應?這些巨幅尺度的壓力,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所愛的人、我們居住城市的層次上時,可以如何解讀與化解?

《未來相談室》藉由一對一的人際互動,提供參與觀眾一系列未來預言。這個表演展開參與者的一生,嘗試在混亂的大環境泥沼中,為個人經驗重新找定位。

在英國哲學家J. L. 奧斯汀的言說行為理論中,預言是一種「行事」的語言。(註2)日常對話中的命令、警告、邀請、承諾、道歉、解釋等,也是這種具有述行性、操演性的語言。預言的行為好像和宇宙締結了某種合約,而你真的想知道合約的內容嗎?你要拿這份合約怎麼辦?相信它,執行它,還是試著改變它?

《未來相談室》不是一個娛樂活動。它將參與觀眾放在一個不安的位置,要求觀眾把眼光放遠,為他們自己的未來和世界的未來負責。

為了生存壓力急遽升高的下一代,預先思考、超前部署,是我們急迫的責任。​


​
註1出處:BBC世界新聞『疑問』單元:「人類在本世紀結束前會絕滅嗎?」2020年1月6日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w3csyth5
註2出處:J.L.奧斯汀,1962年,《如何以語言行事》
Expert opinion rates human extinction by 2100 at 20%.* That seems remarkably high: global warming, nuclear war, untreatable infection. We are familiar with these risks. Taiwan is aware of the threat from the awesome power of nature, aggression from supranational powers warmongering, the risk to the population from uncontrolled viral contamination. 

It is sometimes easy to be lost in the magnitude of this global entropy. What can we as individuals do? How do we map these larger concerns onto the future of our city, our street, our daily lives and the lives of those we love? 

Your Future Now predicts the future of the audience in a series of one-to-one interactions. It is a performance that unfold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lifetime of those that attend, attempting to reclaim individual experience in the morass of global politic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terms of the speech act (as proposed and defined by J L Austin**), the prediction is an utterance that performs. Alongside utterances that are requests, warnings, invitations, promises, and apologies, the act of prediction puts into play a kind of contract. But do you want to know? And if you have the prediction, what do you do with it? Do you believe it? Do you try and change it? 

Your Future Now is not an entertainment. It puts the audience in an awkward position. It asks the audience to think beyond the immediate and to consider how they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future 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 

In a world of increasing threats, with a 1 in 5 chance of human extinction in the life time of our children, we urgently have to think ahead. 
*The Inquiry: Will humans become extinct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BBC World Service Monday 6 January 2020. Accessed 26/02/20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w3csyth5

**Austin, J.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2nd Edition, ed. J.O. Urmson and M. Sbisá.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策劃執行團隊 Team Members​
原創概念:約書亞·沙發兒 Joshua Sofaer
共同發展:貢幼穎、約書亞·沙發兒
「人生預測師」:古秀鈴、艾德、李益恭、林巧梅、張靖媛、陳懷萱、歐玉萱、劉紀昀、羅馬
「引路人」:安原良、蕭於勤、蘇越
製作人:貢幼穎
專家老師聯繫:蕭於勤
側寫紀錄&製作協力:陳昱君
行銷宣傳:賴柔蒨
空總故事蒐集整編:毛雅芬
跑馬字幕蒐集整編:毛雅芬
技術統籌&燈光設計:鄒雅荃
空間設計:林育全
自轉雲台機械設計:王量
影像技術:林蔚圻
音樂設計:黃靖舒
演出週現場執行:林蔚圻
主視覺插畫:達姆
平面設計:柯姿彣
網頁設計:莊菀萍

感謝:
林靜君、陳韻文、謝杰樺、李筆美、陳志軒、何彥廷、張家齊、蔡士翔、陳柔均、蔡欣洲、汪怡君、劉建億、郭倩如、卓紫嵐

English
                    
團隊人員簡介

Picture
約書亞·沙發兒 Joshua Sofaer  www.joshuasofaer.com
原創概念、共同發展 Original Conceiver and Co-Developer
英籍藝術家,創作主軸圍繞著各種「參與」和「協作」的模式。他把市井小民的名字做成巨大的發光裝置,放在加州沙加緬度河最大碼頭邊,過往船隻都可以看見——《過河來》(River Crossing);他駐點倫敦科學博物館一個月,把二十八萬參觀民眾留下的垃圾變成藝術品——《垃圾大展》(The Rubbish Collection);他讓歌劇名伶走進一般人家的起居客廳,為需要慰藉的人們提供藝術上的喘息服務——《歌劇歌手到你家》(Opera Helps);他讓歌劇院樂團團員用自己的喜怒哀樂,演出真實人生版的巴哈《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戲劇及英文學士,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美術碩士,達丁頓藝術學院博士。兼具當代藝術和表演藝術背景,曾合作對象包括:倫敦泰特美術館、愛丁堡藝術節、柏林HAU劇場、斯德哥爾摩人民歌劇院、「2017 Hull英國文化之都」等。他是「創造藝術獎」(Bank of America CREATE Art Award)2009年大獎得主,該獎是當時英國獎金最高的參與式藝術獎項。2014年芬蘭ANTI當代藝術節第一屆「國際即場藝術獎」(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ve Art)入圍藝術家。倫敦Live Art Development Agency替其出版藝術家專書《約書亞·沙發兒-表演|物件|參與》(JOSHUA SOFAER Performance | Objects | Participation),邀集眾多學者、策展人評述其作品對行為表演(performance art)、美術、參與式實踐的影響。
​

Picture
​貢幼穎 Yoyo Kung
​共同發展、製作人 Co-Developer and Producer
「原型樂園」負責人,發展概念及啟動計畫。經常以獨立製作人或經理人身份,和台灣不同藝文組織合作,擔任策劃或管理工作。獲國藝會2009「第一屆藝術經理人出國進修專案」獎助,赴歐半年觀摩實習特定場域site-specific藝術節及展演。獲國藝會及表盟2016「第二屆製作人海外駐地研究計畫」獎助,赴德英觀察藝術節之社會角色。荷蘭Utrecht School of the Arts藝術管理碩士。

Picture
安原良 Yuan-liang An
「引路人」Host
劇場演員、清華大學戲劇講師。紐約大學表演研究碩士。曾任《表演藝術》雜誌企劃編輯、中央通訊社編譯。近年劇場演出:《人民之王》、《親愛的人生》、《親密》、《暴雨將至》、《窗明几淨》、《#》、《愛滋味》、《跟著垃圾車遊台北》、《夜市劇場》、《我的洋娃娃》等。
​

Picture
 蕭於勤 Corinne Hsiao
​「引路人」Host
劇場之外的戲劇工作者。相信真誠的相遇是創造的起點。
思樂樂藝術總監。三歲男孩的母親。
​與原型樂園合作作品:2014《夜市劇場》、2015 《跟著垃圾車遊台北》​、2018《機車好樂地》、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保一有保庇》、2020《小星星》

為了要寫《未來相談室》的自介,於是想著「未來」抽了一張牌卡: 
『Growing, changing is the most natural process there is; everything in nature has its seasons……. Permit yourself to do what you have always wanted to do as the right time is now.』
​ 
現在,就是永恆。

Picture
蘇越 Yue (Brook) Su 
「引路人」Host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所。
靠著大家不嫌棄接案導演。
南投人,畢業後開啟了斜槓創作者生活。 
與原型樂園合作作品有: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洗滋滋互助會》、2018《機車好樂地》。

Picture
​陳昱君 Blue Chen
側寫紀錄、製作協力 Observing Writer and Production Assistant 
觀察者的心、實務者的動態,多重身份在劇場內外遊走,也長期與原型樂園合作。除劇場創作之外,亦專擅文字。2016~2017編導有:心酸酸工作室《身體的海離散》於牯嶺街小劇場、栢優座《耳朵眼睛手》為中壢第一市場量身創作、原型樂園《你們的房間》於宜蘭中興紙廠以紙材創作⋯⋯等;2019曾參與舞蹈秋天微舞作《觸底的形色》任構作顧問,同年任新點子實驗場《我所經歷的性事》助理導演、新營藝術季《新營快到了》共同導演。文章散見於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及其他表演藝術相關網站。

Picture
毛雅芬 Ya-Feng Mo
空總故事搜集整編、跑馬字幕蒐集整編 C-LAB Stories Editor and Subtitles Editor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媒體研究博士,專長為電影研究、影像文化研究,及文化產業研究。曾任職《誠品好讀》雜誌、《放映週報》、台北當代藝術館、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著有Fil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ontemporary Taiwan: Cinema as a Sensory Circuit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Picture
賴柔蒨 Joy Lai
​行銷宣傳 Publicity and Events Officer
文字工作者,從事採訪、撰文、編輯,也做活動/行銷企劃,在藝文產業裡賺食。首次與原型樂園合作,對人生、未來、預言、預示等關鍵字有著高度的興趣。



Picture
鄒雅荃 Ya-chuan Tsou
​技術統籌&燈光設計 Technical Coordinator and Lighting Designer
政治大學廣告系、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碩士班畢業。專職劇場工作者,泰半做舞台監督和燈光設計與技術,偶爾寫寫字、演演戲、做些製作,不時回老家新竹玩耍,還有個跟夥伴一起成立的劇團叫做「自然而然劇團」。
喜歡山和樹、有潛水執照但水性尚可,每當煩惱纏繞就在心裡打包,夢想是只背七公斤環遊世界。

Picture
林育全 Yu-quan Lin
空間設計 Stage Designer
劇場視覺職設計/技術者,擅長劇場設計、攝影、平面設計以及任何影像相關所有事物。試圖在不斷溝通和思考探索之下,創作生產其他可能語彙,並加以堆疊思究,亦透過習以為常的事物,對接另一層次闊延週圍的環境關係,期許透過設計創作讓人有感作品內外的每一分感觸。舞台設計經歷:風潮音樂《Seed喜德》;本事劇團《崔氏》;赭月製作《忘川》;烏犬劇場《麻嗨猴》;差事劇團《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戲中壁》《三城記—隱形城市》;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鼓子半夢》等。

Picture
王量 Nino Wang
自轉雲台機械設計 Roundtable Camera Mechanic
1995年生於台灣台北,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 對於動力裝置的的連鎖反應很感興趣,並嘗試用不同的元素來影響或驅動裝置,例如氣體、 地貌、人,讓冰冷的機械裝置製造出有機的動態或是聲響。作品《節奏誘捕器》曾入圍 2016『台北數位藝術獎』,2017北藝大新媒系第四屆系展『失效之前』首獎。 與夥伴組成新媒體舞蹈劇場團隊「失序場」(O.F.C THEATRE),獲得2020『舞耀大地』 舞蹈創作比賽銀牌獎,以及2020『世安美學獎』表演藝術創作贊助獎金。 曾協助多位藝術家製作動力裝置,包括吳季璁《水晶城市系列》,姚仲涵《光電獸#14-空 間掃描》,張永達《呼吸的路徑》,動見体X王仲堃X自由擊《共鳴體》海鷗裝置,噪咖藝 術《無限放大器》等。 

Picture
林蔚圻 Wei-chi Lin
影像技術 Video Software Technician
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學系畢業,多媒體工作者,曾任電影、廣告、mv、動畫、劇場中各式職務。

影像設計的起點是劇場,攝影上則是專注在追求事物的「魔性瞬間」。 2014因緣際會接觸表演藝術領域,多執行攝影師、影像設計相關職位,曾與心酸酸工作室、飛人集社、狂想劇團、窮劇場...等團隊合作。
 

Picture
黃靖舒 Ching-Shu Huang
​音樂設計 Music Designer
現就讀天主教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三年級。
台北人,專長為聲音設計、音樂製作。
 
於 2020 年開始接觸劇場工作,曾擔任自然而然劇團公演《滾地球》音樂設計。

 

Picture
達姆 Chia-Chi Yu
​主視覺插畫 Key Visual Illustrator
專職插畫工作者,作品出現於報紙副刊、雜誌和童書與小說。和多隻貓及一隻狗一起生活。覺得貓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

 

Picture
柯姿彣​(小凱)​Cath Ko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er
日常專職於音樂產業視覺設計,設計作品散見於國內外樂團演唱會、各類型講座等主視覺以及低調少見的樂團專輯裝幀、藝術展覽、音樂廠牌等。擅長視覺的拆解與整合,現任於呼朋引伴工作室總監,首次與原型樂園合作。​

 

Picture
莊菀萍​(奶瓶)​Weslee Chuang 
​網頁設計 Webpage Designer
主業是貓奴, 養了一隻世界無敵可愛的虎斑貓,名字叫做布蕾。
副業是藝術行政,喜歡跟非人類工作,所以目前在現代偶戲團-飛人集社劇團擔任經理。

因為對未來充滿好奇,2020開始向賴本台老師學習紫微斗數。


Your Future Now
Produced by Prototype Paradise, Taiwan 
Hosted by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Supervised by Ministry of Culture, Taiwan 

Originally conceived by Joshua Sofaer 
Developed by Yoyo Kung and Joshua Sofaer 
Hosts: Corinne Hsiao, Yue Su, Yuan-liang An
Expert Prognosticators: Alex Liu, A.Y. Lee, Cecilia Chang, Chiao-mei Lin, Ed, Huai-hsuan Chen, Hsiu-lin Ku, Rome, Zoe Ou
Producer: Yoyo Kung
Expert-Prognosticator Coordinator: Corinne Hsiao
Production Assistant and Observing Writer: Yu-chun Chen
Publicity and Events Officer: Jou-chien Lai
C-Lab Stories Editor: Ya-feng Mon  
Subtitles Editor: Ya-feng Mon
Technical Coordinator and Lighting Designer: Ya-chuan Tsou
Stage Designer: Yu-quan Lin
Roundtable Camera Mechanic: Liang Wang
Video Software Technician: Wei-chi Lin
Music Designer: Ching-shu Huang
On-site Crew: Wei-chi Lin
Key Visual Illustrator: Chia-chi Yu
Graphic Designer: Cath Ko
Webpage Designer: Weslee Chuang
《未來相談室》獲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20 C-LAB年度策展計畫」補助支持
指導Supervised by
Picture
主辦Presented by
Picture
策劃執行Implemented by
原型樂園Prototype Paradise
*主辦及策劃執行單位保有活動內容異動、調整之權利。請現場觀眾配合防疫措施。
Email:prototype.paradise@gmail.com
facebook:原型樂園Prototype Paradise